**鄉xx村位于洞瑤族鄉政府所在地東北面,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距鄉政府所在地2公里,行政面積4.8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173戶,665人,其中黨員28名,村脫產干部3名,耕地面積1450畝。今年以來,xx黨建示范點結合新農村、生態鄉村進行重點打造,在鄉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鄉黨委政府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整合投入各類資金80多萬元,通過抓好陣地建設,發展優勢產業,改善村容面貌,夯實了基礎設施,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
抓好陣地建設,擴大黨組織影響力。把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作為方便群眾,為民服務的根本措施來抓,對村辦公樓進行了裝修,配好黨員活動室、黨代表工作室、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農家書屋等,配備了新的辦公設備,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并上墻公示,實行了一體化辦公、一站式服務,為全村黨員干部群眾提供了環境舒適的辦事議事場所。新修建了標志性建筑和2座長廊式涼亭,以“愛蓮說”為載體,結合周氏家訓打造了廉政文化長廊,修建了1120平方米的文化小廣場,配套了體育器材和健身器材,為群眾提供了更好的活動場所。
發展優勢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200x年以來,該村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路子,通過“土地流轉、示范引導、能人帶動、典型引路”的發展模式,推動了蔬菜、水果生態基地產業化的發展進程。目前,全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200多畝,占耕地面積的83%以上,形成了以500畝沙柑桔、200畝蔬菜為主的特色生態農產品種植基地,發揮了積極的示范輻射作用。土地流轉的成功實踐,有效拓寬了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助力脫貧攻堅,有力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了該村的和諧發展。
改善村容村貌,凸顯示范引領作用。積極開展“美麗洞井”鄉村建設活動,實現了道路硬化,安裝了一批太陽能路燈,建好了文化舞臺、籃球場,實現了村道路綠化美化亮化,對村屯三清潔工作實行了包片到人,明確責任,配好配齊保潔員、垃圾清運員,家家配有垃圾桶,實現了垃圾的集中裝運、處理。引導群眾做好改水改廁、沼氣建設等工作,極大改善了該村的人居環境。潔凈的自來水,整潔的村容,別墅式的住宅小樓,幽靜雅致而又樸實溫馨的鄉村庭院,既提升了村民的居住條件,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質。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