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崗位責任八項制度
生產崗位八項管理制度
一、崗位責任制
1、崗位承擔的任務。
2、崗位管理范圍。
3、崗位職責。
(1)崗位操作人員應接受班長(代表分廠)和值班調度的雙重領導。
(2)嚴格執行生產工藝規程、崗位操作法和工藝操作安全技術規程。
(3)嚴格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八項管理制度和文明崗位標準。按規定做好予檢、巡檢和程序化操作。
(4)加強崗位之間的合作與聯系,勤檢查、勤調節,將各項工藝指標控制在指標范圍內,實現優質、高產、低耗和安全生產。
(5)按時準確填寫記錄報表,做到仿宋化、標準化。
(6)嚴格遵守崗位紀律,做到不竄崗、不睡崗、不閑談、不看報、不打鬧、不看與生產無關的書,不做與生產無關的事,有事離崗請假。
(7)做好設備檢修前的工藝安全處理工作和設備檢修后的試車驗收工作。
(8)搞好崗位衛生,消除跑、冒、滴、漏和不安全因素,做到文明生產。
(9)正確管好用好消防、氣防、電訊器材等工具。
(10)發現問題或生產不正常應積極處理,并及時向班長和值班調度匯報,事故狀態要堅守崗位。正確判斷,果斷處理。緊急情況可先處理后匯報。
(11)有權抵制違章指揮和制止違章作業。
(12)對本崗位培訓、實習人員有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指導的責任。
(二)、交接班制
1、交班前做好本崗位的現場、機械設備的衛生清掃工作。
2、交班前應將本班生產情況、工藝指標執行情況,機電、設備、儀表運行情況、備車情況、設備檢修和試車情況、跑冒滴漏情況、發生事故以及處理情況等,以及領導指示,記入值班日記中,并詳細交給下一班。
3、生產值班記錄和生產報表的書寫要規范標準,仿宋統一,嚴防亂涂、亂畫、亂撕。
4、發生事故不能交班,待事故處理完后方可交班。如果接班者同意接班,事故
擴大造成的后果由接班者負責。
5、交班后參加班后會,總結上一班的生產情況和經驗教訓。
6、無人接班時應堅守崗位,并向班長報告,待有人接班時方可離崗。
7、接班者應嚴格執行預檢制度,提前15分鐘到崗位對生產情況進行檢查、機械設備運轉情況、文明清潔情況、記錄、報表、消防、防護器材、工具進行全面檢查,若發現不合格者,當即要求上班崗位人員進行整改,并報告值班長,合格后再接班。預檢時向上班要過預檢牌。在開班會前將預檢牌交給班長,班長在交班前將預檢牌送回各崗位。
8、接班者必須按時參加交接班會,聽取上班班長介紹生產情況和下班應做的工作以及注意事項,同時接受本班班長布置分配當班任務。
9、接班者應對崗位消防、氣防、電訊器材及其它工器具、崗位衛生進行檢查。如有發現不符合交班規定的項目,可暫不接班。接班后如遇到緊急事故,可與交班者共同處理,交班者須聽從當班者的指揮。
10、崗位情況交接后,交接班人員要在生產值班日記和報表中簽名。
三、巡回檢查制
1、巡檢內容
(1)檢查各工藝指標執行情況。
(2)設備潤滑運行情況。
(3)安全生產及無跑冒滴漏情況。
2、巡檢方法
(1)用看、聽、摸、嗅等方法來判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要定時、定點、定路線、定內容。
(3)一般部位每小時檢查一次,要害部位和有缺陷的部位要經常檢查。
(4)要按時頂牌和調牌。
(5)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并詳細記錄。
四、設備維護保養制
1、設備開停車和正常運行,要嚴格按照崗位操作法和生產操作安全技術規程進行操作,嚴格控制各項工藝指標,嚴禁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
2、嚴格執行設備潤滑管理制度,認真做到“五定”和“三級過濾”,切實搞好設備潤滑和潤滑油品的使用、管理工作。
3、按時巡檢,搞好設備的清潔、緊固、調整和防腐,維護和保養好設備。
4、嚴格交接班制度,做好設備的運行、檢修情況的詳細記錄,已處理的和沒處理的缺陷、隱患都要記錄詳細、清楚。
5、發現設備不正常,應立即查找原因,及時向分廠領導和值班調度匯報。
6、搞好設備、管道、儀表盤、地面、廠房、和建筑物的清潔衛生。及時消除跑、冒、滴、漏和不安全因素,做到文明生產。
7、備用設備要做到不潮、不凍、不腐蝕,經常保持清潔。傳動設備要按規定進行盤車。
8、開展全員設備管理、維護、保養活動,實行專機專責制和以化工為主的機、電、化、儀緊密結合的設備運行機制。做到臺臺設備、條條管線,個個閥門都有專人負責。
五、安全生產責任制
1、進廠的新學員和外單位來廠培訓、學習人員,必須經廠、分廠、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否則不準進入生產崗位。
2、崗位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嚴格執行崗位操作法和生產操作安全技術規程。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制止違章作業。
3、嚴格遵守崗位紀律,不串崗、不睡崗、不看書、不看報、不干與生產無關的事,有事離崗要請假。
4、嚴格工藝紀律,精心操作,做好各種記錄。交接班是必須交接清楚安全生產情況。交班者要為接班者創造安全生產的良好條件。
5、按時巡檢,及時清除不安全因素。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向班長和值班調度匯報。
6、按要求著裝,持安全作業證上崗,愛護和正確使用防護用具和消防器材。
7、對崗位和設備的安全裝置、聯鎖信號、事故信號不得隨意調試、拆除,發現失靈立即向分廠和 值班調度匯報。
8、對交出的檢修設備,必須進行徹底的安全工藝處理,并負責檢修的安全監護,同時對相關的閥門開關情況、安全設施的拆裝等要有詳細的書面記錄。交接班時要交接清楚檢修的部位、檢修項目、檢修進展情況及應注意的問題。
9、本崗位受壓容器、設備、管道正常操作時不得敲擊,不經有關方面許可,不
得隨意緊固螺栓,振動時需及時加固。本崗位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匯報。
10、按時進行巡回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消除,不能消除的要向值班長、分廠匯報。
11、班前、班后會,班長要詳細布置、總結本班安全生產情況。
13、崗位上發生了責任事故、設備事故、人身事故、重大未遂事故,應立即召開事故分析會,做到“四不放過”。并及時按規定寫出事故報告。
14、外來參觀人員,必須在本廠有關人員陪同下、佩戴參觀證,并嚴格遵守本崗位安全注意事項,否則崗位人員有權謝絕參觀。
(六)、質量負責制
1、實行定崗、定人、定責,凡兩個人以上的崗位(包含兩人),都必須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以利于評比、檢查和考核,以確保成品和半成品的質量以及工作質量。
2、時刻以質量為中心,認真貫徹、執行“質量第一,用戶第一”的工作方針。
3、嚴格執行工藝指標、產品質量指標和產品包裝質量標準。
4、加強質量自檢、配合專職人員搞好產品質量檢驗工作。
5、認真對待質量事故,發生質量事故要進行及時調查、分析和處理。并上報有關部門。
6、 要定期召開班組質量管理會,研究制定提高工藝指標合格率,提高成品,半成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的技術管理措施。
(七)、經濟核算制
1、班組要設專職核算員,要有核算記錄。
2、班組核算項目
(1)產品計劃完成率=(實際產量/計劃產量)×100%
(2)合格品率=(合格品數量/合格品數量+不合格品數量)×100%
(3)原材料節約或超支數量=實際消耗量-定額消耗量
定額消耗量=實際產量×單位消耗定額
(4)出勤率=(實際出勤天數/應出勤天數)×100%
應出勤天數=日歷天數-星期日天數-法定節日天數
3、核算指標以實物核算為主,以金額核算為輔。
4、每月召開一次班組經濟活動分析會。
(1)分析會內容全面、具體,形式靈活多樣,可以專題討論,也可一事一議。
(2)采用“三比” 、“兩找” 、“一落實”的分析方法。
“三比”是:本期實際與計劃比;本期實際與上期實際或上年同期比;本班組與兄弟班組比!皟烧摇笔牵赫页煽兒蛦栴}的原因,找經驗教訓。
“一落實”是: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改進的具體措施,并落實到實際當中去。
5、每月經濟核算結果要以統計圖、表形式予以公布。
6、班組經濟核算要搞好"三結合",即:經濟核算與崗位責任制相結合;經濟核算與勞動競賽相結合;經濟核算與分廠檢查、專業核算相結合。
(八)、崗位練兵制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生產與培訓相結合,把生產項目當作練兵項目,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
2、崗位練兵以練基本功為主,即練習實際操作基本動作;炯寄,基本理論,真正做到“四懂三會”,即懂設備結構,設備性能,設備生產原理,設備用途;會使用操作、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
3、以自學為主,互教互學為主,以辦學習班,請技術員輔導為輔。
4、形式多樣,內容靈活?捎镁毐,可進行反事故練習,也可由分廠技術員、班長出題或大家輪流出題。
十、文明崗位制度
在各項管理中均達到如下指標,才能成為文明崗位。
(一)、工藝管理
1.生產值班日記和崗位記錄報表設計規范,記錄按時、準確、標準。
2.工藝指標的檢測率>98%,廠控工藝值班的合格率>98%。
3.嚴格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八項管理制度。
4.精心操作,無串崗、睡崗、看書、看報、說笑、打鬧等違紀現象。
5.服從指揮,同志之間,崗位之間團結互助。
(二)、設備管道
1.崗位設備、管道、閥門等無泄漏。
2.設備完好率達95%以上。
篇二:班組八項管理制度及五項記錄
河北省冶金行業班組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班組長安全職責
1、班組長是班組安全第一責任人,應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本轄區職工勞動環境及安全健康負責。
2、組織班組轄區內生產、施工過程中的隱患排查、整改工作。
3、組織班組級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4、組織召開班前會和每周安全日活動。
5、不違章指揮,有權制止職工違章作業,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6、負責組織事故的人員救治、現場保護和事故上報工作,并積極配合事故調查。
7、在遇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隱患或緊急情況時,立即下達停產處理和人員撤離指令。
8、負責班組安全考核。
二、班組安全員安全職責
1、協助班組長做好各項安全管理工作。
2、負責各種安全活動的記錄,并保存備案。
3、對班組的安全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有權制止職工違章作
業,有權越級上報。
三、職工安全職責
1、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及安全措施,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2、參加安全培訓、安全活動和應急演練。
3、落實崗位安全確認制、安全檢查制、交接班制、聯;ケV坪褪鹿蕡蟾嬷贫。
4、熟悉本崗位危險源和應急處置措施,熟練使用安全防護器材。
5、不違章作業,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有權制止他人違章作業;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現場,并向負責人報告。
第二章 班組安全生產確認制度
一、對人的確認
1、班組長或安全員要對當班職工健康狀況、精神狀態和勞動防護用品穿戴情況進行確認。
2、當班職工要對兩個以上單位相互協作或兩人及多人共同作業的聯系方式進行確認。
二、對物的確認
1、職工要對使用的設備、工器具、物料等安全狀態進行確認。 - 2 -
2、職工要對各種安全防護器材和裝置、監測儀器等完好情況進行確認。
三、對作業環境的確認
1、職工要對工作崗位及周圍環境的危險因素進行確認。
2、班組安全員要對作業場所安全警示標識進行確認。
四、對檢維修作業的確認
1、崗位職工要對生產向檢維修狀態轉換過程中設備停運、介質停送的可靠性進行確認。
2、崗位職工要對進入煤氣、受限空間等危險區域作業的現場監測情況進行確認。
3、崗位職工要對檢維修試車前安全防護和安全聯鎖情況進行確認。
第三章 班組安全生產聯;ケV贫
一、安全生產互保制度
1、互保結對子的原則:兩人及以上配合作業形成的安全相互保障責任共同體。
2、班組必須實行安全互保制,互保對象要明確,有圖表或文字確認。
3、工作前,班組長應根據出勤情況和人員變動情況,明確當天的互保對象,不得遺漏。在每一項工作中,工作人員形成事實上的互保,并履行互保職責。
- 3 -
4、作業中,互保雙方要對對方人員的安全健康負責,做到四個互相,即:
(1)互相提醒:發現對方有不安全行為與不安全因素、可能發生意外情況時,要及時提醒糾正,工作中要呼喚應答。
(2)互相照顧:工作中要根據工作任務、操作對象合理分工,互相關心、互創條件。
(3)互相監督:工作中要互相監督, 嚴格執行勞動防護用品穿戴標準,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和有關制度。
(4)互相保證:保證對方安全生產(檢修)作業,不發生人身事故。
二、安全生產聯保制度
1、聯保原則:班組各互保對象之間、班組與班組之間,在作業過程中形成的安全聯系保障責任共同體。
2、聯保的主要內容如下:
(1)在工作中發現互保對象以外的人員有不安全行為與不安全因素、可能發生意外情況時,要及時提醒糾正,工作中要呼喚應答。
(2)在工作中對互保對象以外的人員要互相照顧、互相關心、互創條件。
(3)在工作中與互保對象以外的人員要互相監督,共同嚴格執行勞動防護用品穿戴標準,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和有關制度。 - 4 -
第四章 班組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一、檢查總體要求
班組安全生產檢查應明確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方法、檢查周期等,形成安全檢查記錄(明細表或臺賬)。
二、班組長檢查要求
1、督促班組職工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熟知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2、結合交接班組織班前檢查確認。
3、對本班組設備設施、作業環境和安全規程執行情況組織班中檢查(每班不少于一次)。
4、針對崗位查出隱患采取控制措施。
三、班組安全員檢查要求
1、對班組職工勞動防護用品穿戴、工器具使用及安全規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2、對班組作業環境進行檢查確認(每班不少于一次)。
3、對隱患控制和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確認。
4、對職工聯;ケ绦星闆r進行監督、檢查。
四、崗位職工檢查要求
1、作業前按照班組安全檢查表對設備運行狀態、工器具、安全防護器材完好情況和作業環境等進行檢查確認。
2、作業中對設備運行狀態、互保對子、聯保對象的作業行為 - 5 -
篇三:檔案管理八項制度
檔案接收制度
1. 接收屬于國家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利用價值的檔案。主要包括:
(1)縣委及所屬各部門;
(2)縣人大及其常設機構;
(3)縣政府及其所屬各部門和單位;
(4)縣政協及其常設機構;
(5)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
(6)各民主黨派機關;
(7)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
(8)國有企業、事業單位;
(9)鄉鎮人民政府。
2.經協商同意,接收或代存本縣社會組織、集體和民營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家庭和個人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利用價值的檔案,也可以通過接受捐贈、購買等形式獲取。
3.接收建國前各個歷史時期政權機構、社會組織、著名人物的檔案。
4.接收保管期限為永久和30年以上(含30年)的檔案。
5.接收電子、聲像檔案以及紙質檔案的數字化副本。
6.接收企業改制、機構撤銷后遺留檔案。
7立檔單位必須將歸檔文件收集齊全、完整,按照《歸檔文件整理規則》及有關規范規定要求進行整理,方能接收進館。
8.接收檔案時,要做好檔案接收登記,編制歸檔目錄,由接收人和移交人清點核對,并履行交接手續。
9.對不按規定移交檔案、擅自留存或分散檔案、甚至將檔案據為已有者,按照《檔案法》及《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追究相應責任。
檔案保密制度
1.認真學習,堅決執行《保密法》、《檔案法》,遵守保密紀律,明確保密職責,確保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2.嚴格執行保密文件、資料、檔案的查閱、借閱審批程序,大量利用檔案進行專題研究,必須制定研究計劃報檔案館備案,不得無計劃、無目的查閱,以防泄密。
3.不得將檔案帶出檔案館,確因工作需要外借,必須嚴格履行借閱手續,限期歸還。
4.定期進行涉密檔案的清理、核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5.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檔案庫房。
6.不在公共場合談論機密,對造成失密、泄密的人員或事件要及時報告,視其情節依法追究責任。
檔案統計制度
1.建立檔案統計登記薄,包括檔案進館登記薄、檔案查閱
利用登記薄、檔案借閱登記薄及檔案部門基本情況的統計年報。
2.各類檔案情況統計由保管利用股負責定期進行統計、匯總。
3. 要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系統性和及時性,做到完整、連續、報送及時。對于上報的檔案統計報表,由分管領導和統計人員核對、簽字后,方可上報。
4.各類檔案統計報表及綜合統計表,均要保留一份存檔備查。
檔案庫房管理制度
1.檔案庫房是檔案資料保護和貯存的重要基地,是提供利用檔案的中心,除領導批準外,非保管利用股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2.保管檔案必須有專用庫房,庫房鑰匙由專人負責保管,不得帶出檔案館。
3.檔案出入庫房必須嚴格執行登記手續,包括檔案進館入庫、庫存檔案借出及日常的調閱、歸還。
4.檔案庫房應配備必要防護設備,做好“八防”措施,即防盜、防火、防潮、防塵、防蟲、防鼠、防高溫、防強光。
5.對新接收入庫檔案要嚴格檢查,對有蟲蛀、發霉及其它問題的檔案須經科學處理后方可入庫。
6.庫房內應保持清潔,定期打掃庫房衛生,保持庫房與檔案的清潔。
7.庫房內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嚴禁堆放易燃物品或與檔案無關的物品,對電源、線路、開關插座消防器材等要定期檢查,發現有火災隱情應立即報告處理。
8.每天下班前,檢查庫房門窗、電源,確保庫房安全。
檔案查閱利用制度
1.認真熱忱接待每位檔案利用人員,做到耐心細致,疏而不漏,百厭不煩,樹立為群眾所急,為群眾所想的良好工作作風。
2. 本單位人員查(借)閱本部門的業務檔案,需辦理登記手續,查(借)閱其它部門的業務檔案,須經該部門分管領導批準。
3.外單位查閱本單位檔案,須持有單位介紹信或身份證等合法證明,經本單位主要領導同意,方可利用。
4.查閱者需填寫查閱登記簿,寫明查閱者的姓名、政治面貌、查閱內容、目的等款項,辦理審批手續后,檔案管理人員針對所查的內容提供利用。查閱者如需復印、拍照,須經分管領導同意。
5..查閱檔案過程中只限工作人員查找,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翻動檔案案卷(特別是各類會議記錄),以免檔案原本破損及案卷之間錯亂和泄密。
5.工作人員完成查閱檔案之后,必須及時將案卷目錄,檔案案卷歸回原處。
6.檔案原始資料查實后,復制并加蓋檔案查閱證明章,再交
付檔案利用者。
檔案鑒定銷毀制度
1.根據國家檔案局8號令《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和業務部門關于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準確劃分檔案保管期限,以便組織檔案鑒定工作。
2.成立檔案鑒定銷毀工作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采取鑒定小組鑒定,分管領導審核,主要領導批準的方法,有領導、有步驟地進行。
3.檔案鑒定工作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
4.對保管期限屆滿,經鑒定仍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應當提升保管期限等級繼續保存。
5.經鑒定確定銷毀的檔案,要建立銷毀清冊,并提出鑒定銷毀情況報告,報請分管領導批準,方可銷毀。銷毀清冊和銷毀報告應當永久保存。
6.對銷毀的檔案要謹慎從事,待觀察一段時間后再集中銷毀,銷毀檔案要指定專人負責,銷毀時要兩人以上監銷,并在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
檔案借閱制度
1.原則上檔案只提供館內查閱不外借,特殊情況需要外借的,必須經領導批準,履行借閱登記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