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夢想總是孤獨的旅程
夢想總是孤獨的旅程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車頭中心小學 六(1)班 廖玉紋
指導老師 廖金英
兩天前,我在《同心共圓中國夢》一書中讀到這樣一段話:“曲線為什么比直線美,就因為它不是簡單的,就因為它是有轉折的,就因為它能引發人們無限的思考!笔前,曲折的人生,才能彰顯人性的美麗,不懈的追求,才是目標的終結。夢想總是孤獨的旅程。
我老家在浮槎鄉清林逕,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林子是我的鄰居,比我大三歲,她爸爸是個只會補鍋的半鐵匠,媽媽一直身體不好,她還有一個弟弟叫木子,因患有小兒麻痹癥,無法站立。貧窮的家庭讓林子從小就非常懂事,那時她最大的夢想是:“能牽著弟弟的手上學﹑生活,直到永遠!睘榱诉@個夢想,她頑強地與命運作斗爭。
林子的爸媽為了給弟弟看病,傾盡所有,使本已貧窮的家庭負債累累 。更不幸的是林子五歲那年,媽媽被查出患有肺癌,這無疑是晴天霹靂。給弟弟醫病的債務還沒還清,哪有錢給媽媽看?只能眼瞅著媽媽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淵。不到半年,媽媽就離開了他們父子仨。林子一邊照看弟弟,一邊打點家務。當同村的小孩都背著書包上學時,只有孤獨的林子一人在家照看弟弟,每當看著小伙伴路過她家門前時,林子就會情不自禁的背著弟弟跟隨其后,她多么渴望走進學校的大門啊。
兩年后的一天,爸爸終于告訴林子,她可以上學了,前提是必須背著弟弟一起去。林子激動萬分?墒呛镁安婚L,由于母親的去世,加上家庭的重壓,爸爸終日郁郁寡歡,積勞成疾。就在林子踏進校園的第一個冬天,爸爸突然離世。留下孤獨無依的姐弟倆。該怎樣來度過她今后的生活?大伯,叔叔都集中在家商討姐弟倆的撫養問題。最后決定每人家生活半年,學費大家一起湊。
就這樣,林子每天背著弟弟上學,可由于大伯家離學校較遠,中餐必須在學校吃。起初,伯母還會給一人的飯菜姐弟倆吃,可不到一個月,刁鉆的伯母嫌林子上學,干脆不讓帶飯菜。姐弟倆只得餓著肚
子上學。好心的炊事員阿姨發現姐弟倆沒飯吃,就勸她到校門口的彩燈廠去串燈泡。串一包燈泡可換取一元錢。于是林子每天上午放完學,別的同學都往廚房跑,而她就背著弟弟往彩燈廠跑,每天中午串一包燈泡來換取一元錢,買兩包五角的方便面,弟弟一包,自己一包。勉強填填肚子。
許多好心人勸林子干脆不要讀書,到廠里去打工,還可以掙點錢。也有好心人勸她把弟弟送人,可林子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她說:“木子是林子生命的一部分,哪怕餓死也不能丟下弟弟,我只有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才能照顧弟弟一輩子,所以我必須讀書!痹趫龅娜寺犃硕己瑴I離開了。
終于在2011年的一天,縣交通局掛點干部唐警官發現了林子的情況,立即向縣里反映,縣民政局核實情況后,就地辦理農村低保,還幫姐弟倆換了新房,每個月定期給她們送糧送錢,林子真切地感受到黨的溫暖。
如今,林子在縣里的濂江中學免費就讀,當我再次見到她時,已是一個懂事的大姑娘了。我問她是什么力量,促使她這么堅強時,她滿懷感慨地說:“是夢想的力量,很久以前,我的夢想就是,不拋棄,不放棄,讓弟弟永遠留在我身邊!爆F在林子在照看弟弟的同時,一邊讀書,一邊參加縣里的義工組織,她說她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回報社會。只有全身心的為別人分擔苦難,夢想的旅途才不會孤單。
多么質樸的話語,一個十四歲少女,在歷經層層苦難后,還不忘回報社會。人們常說,夢想的旅途總是孤獨的?晌乙f只要有執著的夢想,不懈的追求,再難的路也能過去,風雨之后總能見到彩虹。
篇二:夢想之旅
《夢想之旅》輔導活動課程設計
杭州市服裝職業高級中學 趙新晴
一、本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內容設計:
《夢想之旅》讓學生經歷了從激發夢想,尋找夢想,堅定夢想到追尋夢想的過程。第一部分"夢想的召喚",是通過讓學生體會到夢想的價值,來喚起他們心中的潛藏的夢想意識。學生以為,但凡夢想似乎是高遠而難以法觸及的,為了消除學生的對此的心理距離,輔導中采用了"約翰的127個夢想"這個材料,這位15歲的少年約翰,他的夢想是登上乞力馬扎羅山,演一部類似人猿泰山的電影,讀完一部莎士比亞,柏拉圖的著作,駕駛飛行器等等,這些夢想都很有趣。它啟發了學生:夢想就在他們身邊,他們可以有很多美好的愿望。學生在這一部分開始思考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他們將自己的各種想法寫在彩色的便箋上,有所期待,他們會愿意將心聲向大家表白;顒又斜M量要讓學生將思緒放開,讓他們體驗夢想的美好,讓每個人充滿希望.讓一些學生盡情的去表達他們心中的愿望.
第二部分"夢想的途徑",是團隊為共同的目標,思考自身存在的困難,尋找達成的目標途徑。這一環節的活動要求每個人搜尋和自己夢想一致或相似的成員進行組隊,組合而成的團隊商討制定團隊共同的名稱,寫在KT板上,每組進行團隊的夢想展示。根據活動步驟,每組成員要思考實現團隊夢想所需要的條件,需要面對的困難和解決的方法。組隊的形式讓學生有了更大積極性,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集體性的思考會使他們對他們的目標的思考更加完善,對于困難認識的更加透徹,并能提出更多的解決方案。
第三部分"夢想的追尋",是希望通過案例使學生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堅定的去追尋夢想!缎齑簳缘墓适隆愤@個案例講的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一位貌不驚人,資質普通的女孩,她在面對各種困難時所想和所做的一些事,并獲得收獲和成功的故事.徐春曉是一位本校剛畢業不久的學生,她自身的條件和她面對的問題和目前的學生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這個案例會給學生帶來真實的感受,得到更深的體會.通過這個故事學生會對自身的現狀做比較和反思。學生再次思考自己的夢想時,會多了一分實際.
第四部分"夢想起程",要告訴學生擁有夢想,將會成為我們生活的指標,
而實現的渠道就是現在的行動和決心。詩歌朗誦"過去,現在,未來"(三位學生分別飾演)以詩意的獨白的方式闡明了這三者的關系.最后學生在<蝸牛>音樂聲中,共同歌唱,啟動他們夢想的航船。
夢想的旅程引領學生進入更加理想的世界,提升學生的精神層次,夢想的旅程是詩意的又是現實的,美好的又是艱難的,遙遠的又是可到達的,輔導活動的幾個環節層層遞進。
二、本節心理輔導活動課所采用的形式:
整個過程以學生書寫和表達為主。在第一,二部分中都讓學生將想法在便箋上書寫,能讓學生思考地更充分。整個過程幾乎都貫穿了學生的表述,讓學生自白,向大家展示,做交流。充分的抒發他們的想法,促進他們的思考也是我們的目的。
第二部分要求成員重組,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愿望,加強學生的溝通交流和合作能力.
第三部分采用了視頻短片,《徐春曉的故事》這段故事最初設計時想采用小品表演的方式,但在編排中發現表演的方式沖淡了事跡的真實感;作為高中生的輔導資料,采用這種自制的視頻更具有說服的力度,學生能夠展開較為深刻的思考.并且輔導中已經出現多項活動,過多的活動將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第四部分的學生將自己團隊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在音樂聲中完成本次輔導活動課程.
三、本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氛圍創設
為了在活動中學生能夠充分的沉浸在創設的的情境中,獲得更有效的體驗,活動風格和包裝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1、教室的環境布置要讓學生感到他們將要做一次有趣的活動.
在多媒體教室當中,屏幕有上是一張美麗的畫面;班級坐位分成五-六組;桌上備齊物品:各組有一大塊的彩色KT板,中間圓形區域供書寫團隊名稱;彩色便箋若干,便箋內有需劃橫線,以便學生進行多項思考.另備派克筆(水彩筆)以及圓珠筆或鋼筆.
2、活動充分考慮調動學生感官,將視覺,聽覺,感覺融為一體,將美的體驗融入輔導過程當中,以達到理想的狀態。
輔導課程利用了動漫大師丹尼.拉維耶的動畫作品《平原的日子》作為引入,彩鉛鋪成的陽光、白馬,帆船,這些變幻的畫面,將學生帶入夢幻,理想的意境當中。整個課件延續了這段動畫的風格,采用和處理了一些畫面作為課件的背景和內容.整體的風格是夢幻,詩意,唯美的。
在課件中利用了幾米的漫畫,在實現夢想的困難時運用了"空中階梯中的攀登者"和"游弋在重重大廈中小船"。在激勵學生時運用了"暗夜中的向日葵"和"高舉的理想".畫面配合文字,作為活動的視覺背景,起到隱喻的作用。
為了能夠營造現場氛圍,采用了日本電影配樂人久石讓的背景音樂,幾段配樂在學生的詩歌朗誦,學生的思考和學生的活動時及時加入音樂配合詩歌朗誦,要求能調動學生情緒上揚,整體音樂的基調舒緩而悠揚、配樂的采用與畫面以及學生當時的思想狀態等要求有恰當的契合。
本次課程主要考慮到學生的現狀和心理狀態,運用了多種形式,通過各項活動,引領學生體會夢想精神,敢于去夢想,敢于面對夢想,和走上夢想旅程的。
(此輔導課獲“三優”評比一等獎)
篇三:夢想旅程
夢想旅程
我登上了夢想列車,開始了我的夢想旅程.
第1站:長大.解說詞:長大了,可以料理自己的生活不用受制于父母.第2站:作神.解說詞:沉迷于神話之中,喜歡那些子虛烏有的神話人物,感受到神的偉大,于是立志做神.
第3站:當教師.解說詞:在第2站時,媽媽笑我的傻,告訴我世界上本沒有神,神話故事都是人們想出來的.上了小學,看見老師們辛勤的工作,為祖國培養下一代.于是想要當教師.
第4站:做飛行員.解說詞:在第3站中目睹了老師的辛苦,怕苦怕累的我放棄了.我漸漸愛上藍天,愛上了飛機,想嘗試坐飛機的滋味兒.
第5站:當科學家.解說詞:我和小學同學說:“我要當開飛機的!“同學說:“我要做一名科學家,我要創造出最先進的東西!“接著,他露出了自豪的神情.我呆了,“科學家“這個名詞第一次闖入我的耳中,我對它挺有興趣.
第6站:當主持人.解說詞:每次節日慶;顒永蠋煻及才盼耶斨鞒秩,媽媽也很希望我當主持人.
第7站:做古箏演奏家.解說詞:自從上學前班,一直到五年級,我一直在學習古箏,3級,4級,6級,7級,我都過了,于是我又打算做一名古箏演奏家.
第8站:當書法家.解說詞:看到外公的毛筆字寫得非常的好,我便纏著他要學書法,外公答應了.當時寫的可來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