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經全體黨員同志的共同努力,認真落實了工作計劃,在學習中豐富了頭腦,在實踐中鍛煉了隊伍,在改革中上了層次、上了水平。黨員同志的模范帶頭作用影響著教師,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保障了學校工作的順利開展。全校形成了以人為本,發展學校;以德治校,師生敬業愛崗的良好風氣,F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抓思想教育、師德師風建設為重點,認真組織各層面的理論學習
1、認真組織教工政治學習。
校黨支部帶領全校教職工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相結合的工作方針,堅持每兩周一次的教職工政治學習制度,學習內容與學校日常工作、教育教學和思想教育緊密結合,努力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2、貫徹中心組、黨員學習制度,提高黨員和干部的理論水平。
學校中心組和黨員隊伍是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提高這支隊伍的理論水平,以及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至關重要,因此黨支部加強每月一次的黨員學習及每周一次的中心組學習,學習教育理論,學習當前形勢,創新學習形式,追求學習效果,使大家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工作方向。
3、抓好青年教師隊伍的理論學習,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教育。
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生力軍,為了提高青年教師的政治覺悟,幫助他們更好更快地成長,使學校的青年教師團體成為一個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集體,學校通過青年教師論壇等形式每月開展一次集中學習,組織大家學習討論,關注黨和國家的發展,增強責任感和事業心。學校的凝聚力進一步得到加強。
二、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發揮黨支部政治核心作用
1、參與制定學!2014年—2017年發展規劃》。
在辦學實踐中,在學校黨支部的支持下,學校根據教育形勢的發展變化,遵循教育發展客觀規律,努力拓展辦學空間,提升發展內涵,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在提高辦學水平、教師隊伍培養、注重教學質量等方面下功夫,經過多方研究和認真思考,制定了學!2014年--2018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學校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強化設施、師資充沛、學生幸福;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學校管理運行機制;成為一所具有濃厚文化底蘊、高品質特色化的示范性九年一貫制學校。
2、注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支部積極搭建舞臺。如結合縣教育系統的骨干教師評選、年度考核獎勵等,黨支部積極鼓勵動員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參與全校教學比武,在說課、聽課、評課、課件制作等各個環節中從嚴要求,好中選(最優秀的教師參加縣級教學比賽。目前,多數黨員教師都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干。
三、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抓好學校隊伍建設
1、干部隊伍選拔培養,機制逐步健全,群眾認可度高。
近幾年來,校黨支部始終把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作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改善干部隊伍結構、推進領導班子年輕化的有效舉措來抓。在黨支部的培養下,南湖學校形成了一支思想過硬,業務過硬,素質過硬的干部隊伍。他們在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以人為本的原則,樹立起干部就是為民服務的意識,熱情為家長,為全校師生服務,創新領導方法,做到科學決策、民主管理,在師生中享有較高的威信。黨政領導嚴格治校,嚴明處事,用人格、情感凝聚班子,使班子成員做到:工作上用加法,堅持勇挑重擔;經濟利益上用減法,保持廉潔作風;領導方法上用乘法,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榮譽面前用除法,把功勞歸給大家,形成團結、開拓、求實、民主的領導集體。
2、培養年輕干部、骨干教師,形成學校發展的人才梯隊。
我校黨支部在培養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干工作中,有成效、有創新,群眾認可度高。支部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創設優秀年輕干部施展才華的崗位;加大了任用優秀年輕干部的力度;抓好干部經常性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加強理論學習;積極鼓勵年輕干部參加各類業務能力培訓,以更新理念,提高水平;強化年輕干部的實踐鍛煉。把年輕干部放到急、難、險、重的崗位上進行鍛煉,增強他們的工作能力,鍛煉他們的應急應變能力,以磨礪他們的毅力,提高工作綜合能力。
四、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方針,認真抓好學校德育工作
1、抓常規,求創新,逐步形成學校德育工作特色。
我校德育工作以“樹根立魂”教育為核心,以教會學生做人,做“四有”新人為主要內容,以學生主體性參與為途徑來進行。堅持“減負增效”,學校的德育還向智育滲透,進行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實踐與研究,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提高學習興趣等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因此,這幾年里支部著重抓住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班主任隊伍建設②困難學生的教育轉化形成一整套幫教管理體系③按學生的年齡特點逐步構成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德育教育體系④全面開展學生心理教育。這些目標基本實現
【相關推薦】黨團工作總結
201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長吉圖開發綱要實施的第一年,我市文化新聞出版和體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團結依靠全市文化體育工作人員和廣大群眾,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為核心,以推進農村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實施藝術精品戰略,規范文化市場秩序,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形成了文化體育事業大繁榮和大發展的新格局,實現了文化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龍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 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
1、認真開展了“重塑龍井”教育實踐活動
我市文化新聞出版和體育局自從開展“重塑龍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嚴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召開主題教育活動動員大會,組織學習教育,撰寫心得體會,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轉變作風,凝聚力量,為“重塑龍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夯實了基礎。
局黨委以“征求意見、自查自糾、梳理存在問題、整改意見”4個關鍵環節,突出抓好查擺問題,確保分析透徹、查擺深入。黨委及所屬各支部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信訪接待等形式,廣開言路,廣泛征求意見。全系統領導干部和黨員帶頭自我剖析,通過黨支部座談會、相互談心等方式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差距,研究具體解決辦法,撰寫思想分析材料。面對征集到的意見建議,深刻剖析、認真梳理影響本部門發展的突出問題并進行認真研究,明確需要整改的突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制定具有創新性和較強針對性、操作性的整改措施。
局黨委根據當前形勢和我局實際,經局黨委會討論,采納各部門對文化體育系統集中提出的問題,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明確提出解決問題的的辦法,并實施“4431”實踐活動工程,進一步強化措施,使“重塑龍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2、從解決關系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的問題入手,開展文化服務工作。
開展文化惠民工程,樹立“群眾文化群眾辦,辦好文化為群眾”的觀念,以農村文化建設為中心,活躍和繁榮群眾文化生活為己任,進一步加大對社會文化的扶持、輔導力度,深入廣泛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第一,以重大節日為抓手,組織舉辦文藝匯演、廣場演出等特色文化活動,營造節日氣氛和文化色彩,以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先后舉辦了廣場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巡演、世界殘疾日廣場文藝演出、第五個世界文化遺產日全州非物質遺產文化巡演。在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舉辦了伽倻琴民俗文化表演。
第二,為滿足基層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群眾文化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以強烈的時代感、責任感、使命感,積極行動,組織好“送戲下鄉”活動,分別到老頭溝鎮、三合鎮、德新鄉等農村進行的面對面的演出,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營造良好了良好的文化氛圍。第三,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梨花節等大型活動的組織和實施,為建設文化強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在“三節”期間組織了大型“秧歌會”、禮花表演、燈展等各種文化活動外,為進一步打造朝鮮族民族文化,我們還承辦了中國龍井延邊之春民俗文化梨花節主要節目,極大地豐富了朝鮮族民俗文化。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先后舉辦了廣場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巡演、琵巖山綜合開發奠基儀式演出。龍井市人大政協兩會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演出文藝節目。為十五個農村文化大院贈送價值9萬余元的設備。
3、堅持加強思想作風紀律方面存在的四個突出問題。
在全系統集中開展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解決部分干部職工存在的一些不利于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為重塑龍井干部形象和龍井對外形象,奠定思想基礎和政治保證。
1)增強紀律觀念。下大決心整治文化體育系統部分干部職工組織觀念淡薄、紀律渙散、作風散漫等問題,強化紀律觀念,對照各項規章制度,認真查找差距,樹典型,使廣大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風真正好轉。
2)增強創新意識。當前,在個別干部職工思想上懶惰現象比較突出。通過加強學習、教育、實踐,采取加壓緊逼的辦法,使干部職工在解決困難問題中始終堅持“三個有利于”的重要思想,時時、事事、處處為有利于全局發展作想,有公心,有創新意識。
3)增強責任意識。通過推行首問責任制,強化各部門、各科室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絕不允許再出現推諉扯皮現象,促使干部職工在其位要謀其事。
4)增強實干精神。下大力氣克服形式主義,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發揚真抓實干的精神。
4、抓項目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截止到目前,文化體育系統通過全民健身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農家書屋工程、文化大院建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綜合健身館維護項目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共完成了招商引資325、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9萬元,使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有兩個綜合文化站建設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
5、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和保護。2016年元宵節來臨之即,龍井市文化體育局和延邊朝鮮族生態文化發展會tv攝制組在開山屯鎮光昭村舉辦了龍井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踩地神》和《燒月亮房》推廣宣傳活動,為非遺申報收集了寶貴信息資源。
6、為“兩節”“兩會”,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為保證“兩節”期間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兩會”的順利召開,龍井市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積極部署開展了“兩節”“兩會”期間文化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文化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凈化了我市文化市場,為人民群眾過上一個祥和、http://www.360yuedu.com/ 幸福、和諧的節日,為全國 “兩會”召開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文化市場持貫徹“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榮”的方針,以繁榮為第一要務,以管理為重要保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群眾反映較多,社會影響較大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落實監督管理措施,努力構建和諧有序的文化市場經營秩序。上半年共出動65次,檢查各類娛樂場所 610家(次),其中網吧294家次、電子游戲234家次、音像6家次,處罰3家,為進一步普及音像市場產權知識,維護我市音像市場經營秩序,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自覺抵制和打擊走私盜版等違法經營活動,根據《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十屆全國音像市場法制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聯合工商等部門在龍井市標廣場舉行了法制宣傳活動,活動中大力宣傳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同時還撒發了200多份音像制品管理條例宣傳單,活動中還銷毀了1200多張盜版音像制品,通過此次活動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音像業主守法經營觀念,為我市文化市場有序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7、群眾體育工作有新進展。在吉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速度滑冰比賽和短道速滑比賽中,龍井市青少年速度滑冰代表隊積極備戰,認真謀劃,全體選手不畏強手、奮力拼搏,奪得4枚金牌,3枚銀牌、6枚銅牌,已超過完成了延邊州體育局為我市立下的2枚金牌目標,充分展示了體育故鄉-龍井人的體育精神和龍井人民良好的精神風貌,為家鄉人民增添了光彩。精心組織策劃校園足球聯賽,五月初體校同教育部門聯合組織了“體校杯”校園足球聯賽,有六所學校參加了次此聯賽。聯賽分兩個賽季。第一賽季本月末將結束,通過這一階段比賽,激發了各校對足球的熱情,在比賽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認真舉辦全民健身萬人長跑活動。以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和宣傳省運會為契機,全面體現“和諧吉林、全民省運”的主題思想,進一步掀起全民參與健身的高潮,推動我州群眾體育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我市的群體工作邁向新臺階,于5月7日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2016年龍井市“中國體育彩票杯”“省運會走進延邊”春季萬人長跑暨吉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延邊州啟動儀式龍井市會場活動。今年三月份,我局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8、圖書閱覽工作。為活躍讀書氛圍,大興讀書之風。迎“4·23世界讀書日”和“第四屆延邊讀書節”,為構建和諧龍井,進一步激發群眾讀書的熱情,活躍讀書文化氛圍,促進讀書文化建設,龍井市圖書館開展了以“閱讀、創新、和諧”為主題的讀書宣傳活動,營造了人人讀書的濃厚氛圍,提高社會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綜合素質和文明程度,為建設具有文化品位的龍井付出積極的貢獻。加強“農家書屋”建設,上半年引進了128萬元的“農家書屋”圖書,并開展農民讀書致富能手活動。與各所學校聯系組織集體閱覽等方式,宣傳圖書館。平時主動與學校聯系組織集體閱覽,讓學生了解圖書館,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共組織集體閱覽22次。借閱書刊4871冊,裝訂報刊188冊,接待讀者5062人,流通圖書15063冊。通過各種渠道引進新書2475冊,并已加工628冊圖書。在第四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結果,我市圖書館獲得三級圖書館資格。
9、圓滿完成梨花節所承擔的各項任務。為圓滿完成我局所承擔的梨花節各項任務,全系統上下共同努力,與市其它部門配合,與延邊歌舞團攜手打造“梨園之春”大型民俗演出,使2016·延邊之春·龍井梨花節獲得圓滿成功。與市委宣傳部圓滿完成了朝鮮族民俗特色的梨花樹下蕩秋千、跳板、象棋等21個景點的民俗文化展示活動。圓滿完成了朝鮮族民俗拔河比賽、摩托車及自行車“環繞梨園”宣傳活動及民間文藝比賽。
10、文物管理工作
積極開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按省里的要求,去年田野調查的基礎上,認真進行數據輸入工作,3月底之前圓滿完成龍井市管轄區內不可移動文物的文本和電子文件,并將三普資料裝訂成冊,刻錄到光盤,為后代留下寶貴的資料。圓滿完成53件珍貴文物的拍攝、數據輸入工作。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①向社會免費開放《朝鮮族民俗展覽》《間島日本總領事館》罪證展,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跒樵鰪姀V大群眾的文物意識,在5.18博物館日,懸掛“紀念5.18國際博物館日33周年” 橫幅,組織學生和街道人員,參觀博物館兩個展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重視文化設施體系建設,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權益。年內完成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0個農村文化大院、15個農家書屋、12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文化設施建設工程。
2、不斷完善體育健身設施服務體系。合理規劃、加大投入,為20個行政村、社區配置農民健身工程器材,構建面向大眾的體育健身設施服務體系。完善和修復現有的健身路徑,新建5個健身路徑,完成3個“一村一場”工程,不斷擴大群眾健身活動面積和活動途徑。
3、繼續舉辦龍井市第二屆校園足球聯賽活動,貫徹落實《延邊州足球發展十年規劃綱要》,加強青少年足球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為延邊足球奠定良好的基礎。組織運動員參加吉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的部分項目的比賽。
4、排練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背架舞》,為《背架舞》的普及和保護及升級奠定基礎。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工作。
5、繼續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完成招商引資任務
總之,在全系統干部職工及廣大文化體育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取得了一些進步,做出了一些成績,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這與市委、市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與長吉圖開發開放和打造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城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今后,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創新文化發展新思路,科學發展上水平”上下功夫。努力推動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